中医养生
Health Preservation
肝主疏泄,一旦郁滞,全身气血经络都变得不通畅,清气成结,津液成痰,血液成瘀,精神成钝。
04-09
2024
“味酸,平“ ”主下气,除热烦满,安心、肢体痛”。
04-08
2024
千万不要小瞧过敏性疾病,它可以影响全身多个系统,表现出多样化的症状,
03-13
2024
春三月,天地生万物荣,也是孩子长高的“黄金期”
03-06
2024
中医通过对四季变幻的观察,总结出自然界存在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种气候表现。六气正常情况下,对身体不会有影响,但它们出现偏差、异常的时候,就变成致病邪气,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,中医称之为“六淫”。湿气是六淫邪气中的一种,既是一种病因,也是一种病理状态。中医认为湿邪致病原因可分为外湿和内湿。人体的皮肤、鼻腔、眼睛、关节、肠道、血管等器官
01-25
2024
中医学,这门独特的医学体系,不仅是一门治病救人的技艺,更是一种深植于中华文化土壤中的智慧。
01-22
2024
瘀,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字眼,却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。 从理论上看,瘀可以导致人体的一切疾病,它像一颗隐形的炸弹,潜伏在我们的身体中,随时可能引发各种疾病。
01-11
2024
张湛曰:"夫经方之难精,由来尚矣"。今病有内同而外异,亦有内异而外同,故五脏六腑之盈虚,血脉荣卫之通塞,固非耳目之所察,必先诊候以审之。
01-11
2024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说“气大伤身”。这句话虽然简单,但却蕴含了中医养生的智慧。 中医认为,人的情绪是由五脏所主,即心主喜、肝主怒、脾主思、肺主悲、肾主恐。当人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时,相应的脏腑就会受到影响。 例如,当一个人经常生气或发怒时,就会导致肝气郁结,进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。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或焦虑则会导致心火旺盛或心神不宁,从而引发心悸、失眠等症状。
01-08
2024
气血是中医概念,用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气就是人体内的新陈代谢,具有推动调控作用、防御作用、固摄作用; 血是于脉中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,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,血对人体具有濡养作用及化神作用;
01-05
2024
《黄帝内经》中的各《灵枢.口问》有云:“阳气尽,阴气盛,则目瞑;阴气尽而阳气盛,则寤矣。”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。 按时睡眠是最好的养生方法,因为人体在睡眠时阳气处于闭藏的状态,睡眠可以调阳补虚。
01-05
2024
我们很多人去看中医,都会被告知“湿气重”,很多人不明白,湿气是从何而来。今天跟随释草堂来了解一下湿气存在的三个因素:一、吃的油腻物过多,如,炸鸡汉堡、大鱼大肉、各种糕点、经常点外卖等,脾胃消化不了,久积成湿;二、不良的生活习惯,如,经常熬夜,黑眼圈皮肤油腻,熬夜不仅伤肾也伤脾。夏天冰西瓜配奶茶、甜筒雪糕不离手、烧烤冰啤加空调,冷饮伤脾胃。
01-03
2024